0°

香港街头的招牌书法,烟火气息让书法不高冷!

招牌是商家的门面,起到醒目、易识之效。可民国之前的招牌文化已不复存在。然而,香港却是保留有旧时招牌文化之一隅,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不信,您瞧瞧?

微信图片_20171106154458.jpg

△启功书北京同仁堂

题字属内地著名书画家启功的手笔,他创有启体,香港公开大学、仁济医院亦由他题字。(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33号万邦行地下B铺)

2.jpg

△帆布店黄铭记

由香港书法家华戈题字,包括最高的铁皮招牌,以及直接写在墙上的店名。(旺角新填地街331号)

3.jpg

△华戈题

香港书法家华戈用较宽扁的隶书写成英华书院,看上去较为端庄,适合学府。(长沙湾英华街)

4.jpg

△刘炳森隶书名家:永兴行

题字出自精于隶书的刘炳森,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荷李活道158号B)

5.jpg

△游嘉瑞行草名家:玉庭斋

内地著名书法家游嘉瑞以行草见长,曾在英国、美国、香港及内地举办多个篆刻艺术展。 (荷李活道225号)

6.jpg

△光昌燕窝行

店内正中央有块区建公所写的招牌,店员表示招牌跟店铺俱有逾六十年历史,店主父亲当年委托朋友请书法家出手,才得到这块墨宝传世。(上环皇后大道西9号)

7.jpg

△公和玻璃镜器

同样出自区建公手笔,字体却比一街之隔的隆昌行更为灵动,其多变的形态正是手写招牌的可爱之处。(上环皇后大道西14号)

8.jpg

△祥兴茶行

负责人指旧时店铺位于中央大厦,当时得友人介绍区建公才有幸邀请他写招牌,一个字约一百元,非常昂贵。五六十年代旁边的店铺曾发生火警,熏 黑了招牌,后来请人重新上漆,便成现今的模样。(上环皇后大道西74号)

9.jpg

10.jpg

△南华油墨公司

负责人徐先生指当年爷爷与岭南书法名家苏世杰份属好友,故邀得他书写招牌。最近因市区重建关系,店铺将迁至士丹利街,而这幢三层高的三级历史建筑及近七十年历史的招牌会在这星期拆卸。小区发展急促,有历史价值亦不能免疫。(中环惠灵顿街118号)

11.jpg

△范金玉刻印店

店铺第三代传人范志垣先生指当年父亲范曾与书法家苏世杰志趣相投,讲交情为店铺题字。(上环文华里)

12.jpg

△齐白石题字

13.jpg

94岁(即九十四岁)时为香港美专题字的真迹。齐白石,当代中国的国画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书工篆隶,篆刻自成一家。

14.jpg

15.jpg

△于右任

中国同盟会成员,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近代知名书法家,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16.jpg

17.jpg

△南海沙头镇同乡会

同为卓少衡题字的同乡会招牌,亦属北魏体,其撇捺比区建公更夸张。(旺角新填地街383号)

【其他】

18.jpg

19.jpg

20.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